承诺迟延了如何处理
长兴律师事务所
2025-04-21
1.受要约人超承诺期限发承诺,属逾期承诺。除要约人及时通知该承诺有效外,应视为新要约。如要约要求10天内回复,15天才同意,要约人未及时认可,此回复便成新要约。
2.受要约人在承诺期内发承诺,正常能及时到达,却因其他原因逾期到达,属正常可按时到的逾期承诺。除要约人及时通知不接受外,该承诺有效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结论:
承诺迟延分两种情况处理,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,除要约人及时通知有效外视为新要约;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但因其他原因逾期到达,除要约人及时通知不接受外承诺有效。
法律解析:
根据《民法典》相关规定,合同订立过程中承诺迟延的判定有明确规则。第一种情况,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,这打破了要约人预期的时间安排,所以原则上视为新要约,除非要约人认可其有效性。第二种情况,受要约人在规定时间内发出承诺,只是因外界因素导致逾期到达,这种情况下承诺本身是符合要约人设定的时间框架的,所以除要约人明确表示不接受外,承诺有效。了解这些规则,有助于我们在商业活动和日常交易中,清晰判断合同是否成立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如果在实际生活中遇到承诺迟延相关的法律问题,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,以获取准确的法律建议和解决方案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1.承诺迟延分两种情况处理。受要约人超承诺期限发出承诺属逾期承诺,一般视为新要约,除非要约人及时通知承诺有效。这是因为超出规定期限发出承诺,打破了要约的时效性,若要约人不认可则不能成立原承诺。如发出要求10天内回复的要约,超过10天回复,未获及时认可就成新要约。
2.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,按通常情形能及时到达,但因其他原因超期到达,属正常可按时到达的逾期承诺,除要约人及时通知不接受外承诺有效。这考虑到非受要约人原因导致的迟延,保障承诺的有效性。
解决措施和建议:要约人收到承诺后应及时审查是否逾期,根据情况及时通知对方是否接受承诺;受要约人应尽量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有效承诺,若出现可能逾期情况及时与要约人沟通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法律分析:
(1)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,属于逾期承诺。一般情况下,除要约人及时通知该承诺有效,此承诺应视为新要约。这意味着交易规则发生变化,需重新协商确定权利义务。
(2)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,按通常情形能及时到达,但因其他原因超期到达,属于正常情形下可按时到达的逾期承诺。除非要约人及时通知不接受该承诺,否则该承诺有效,双方仍受原要约和承诺约束。
提醒:
在商业活动中,要约人和受要约人都应明确承诺期限及相关规则。要约人收到承诺时需及时判断并处理,受要约人应尽量确保承诺按时到达,遇特殊情况及时沟通,不同情况解决方案有别,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(一)对于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的情况,要约人若希望该承诺有效,应及时通知对方;若不想使其有效,可不予通知,此时该承诺视为新要约。例如商家向客户发出商品购买要约要求3天内回复,客户第5天回复,商家若想该回复有效就及时告知客户。
(二)对于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但因其他原因逾期到达的情况,要约人若不接受该承诺,需及时通知受要约人;若未及时通知,该承诺有效。如买家向卖家发出要约要求7天内回复,卖家第3天发出同意回复但因快递延误第8天到达,若买家不接受需及时告知卖家。
法律依据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四百八十六条规定,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,或者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,按照通常情形不能及时到达要约人的,为新要约;但是,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该承诺有效的除外。第四百八十七条规定,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,按照通常情形能够及时到达要约人,但是因其他原因致使承诺到达要约人时超过承诺期限的,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因承诺超过期限不接受该承诺外,该承诺有效。
2.受要约人在承诺期内发承诺,正常能及时到达,却因其他原因逾期到达,属正常可按时到的逾期承诺。除要约人及时通知不接受外,该承诺有效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结论:
承诺迟延分两种情况处理,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,除要约人及时通知有效外视为新要约;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但因其他原因逾期到达,除要约人及时通知不接受外承诺有效。
法律解析:
根据《民法典》相关规定,合同订立过程中承诺迟延的判定有明确规则。第一种情况,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,这打破了要约人预期的时间安排,所以原则上视为新要约,除非要约人认可其有效性。第二种情况,受要约人在规定时间内发出承诺,只是因外界因素导致逾期到达,这种情况下承诺本身是符合要约人设定的时间框架的,所以除要约人明确表示不接受外,承诺有效。了解这些规则,有助于我们在商业活动和日常交易中,清晰判断合同是否成立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如果在实际生活中遇到承诺迟延相关的法律问题,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,以获取准确的法律建议和解决方案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1.承诺迟延分两种情况处理。受要约人超承诺期限发出承诺属逾期承诺,一般视为新要约,除非要约人及时通知承诺有效。这是因为超出规定期限发出承诺,打破了要约的时效性,若要约人不认可则不能成立原承诺。如发出要求10天内回复的要约,超过10天回复,未获及时认可就成新要约。
2.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,按通常情形能及时到达,但因其他原因超期到达,属正常可按时到达的逾期承诺,除要约人及时通知不接受外承诺有效。这考虑到非受要约人原因导致的迟延,保障承诺的有效性。
解决措施和建议:要约人收到承诺后应及时审查是否逾期,根据情况及时通知对方是否接受承诺;受要约人应尽量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有效承诺,若出现可能逾期情况及时与要约人沟通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法律分析:
(1)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,属于逾期承诺。一般情况下,除要约人及时通知该承诺有效,此承诺应视为新要约。这意味着交易规则发生变化,需重新协商确定权利义务。
(2)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,按通常情形能及时到达,但因其他原因超期到达,属于正常情形下可按时到达的逾期承诺。除非要约人及时通知不接受该承诺,否则该承诺有效,双方仍受原要约和承诺约束。
提醒:
在商业活动中,要约人和受要约人都应明确承诺期限及相关规则。要约人收到承诺时需及时判断并处理,受要约人应尽量确保承诺按时到达,遇特殊情况及时沟通,不同情况解决方案有别,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(一)对于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的情况,要约人若希望该承诺有效,应及时通知对方;若不想使其有效,可不予通知,此时该承诺视为新要约。例如商家向客户发出商品购买要约要求3天内回复,客户第5天回复,商家若想该回复有效就及时告知客户。
(二)对于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但因其他原因逾期到达的情况,要约人若不接受该承诺,需及时通知受要约人;若未及时通知,该承诺有效。如买家向卖家发出要约要求7天内回复,卖家第3天发出同意回复但因快递延误第8天到达,若买家不接受需及时告知卖家。
法律依据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四百八十六条规定,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,或者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,按照通常情形不能及时到达要约人的,为新要约;但是,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该承诺有效的除外。第四百八十七条规定,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,按照通常情形能够及时到达要约人,但是因其他原因致使承诺到达要约人时超过承诺期限的,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因承诺超过期限不接受该承诺外,该承诺有效。
上一篇:离婚男方说没有共同财产如何取证
下一篇:暂无 了